A、趙檢察官,從事檢察業(yè)務多年,政治素養(yǎng)好,品行端正,并當選為該區(qū)人大常委會委員,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B、李檢察官,深諳某上市公司股票的行情,通過低買高賣的股票交易,成為該公司的第二大股東 C、陳檢察官,其侄子販賣大量毒品,被公安機關抓獲,造成了極壞的影響,遂在受理該案后,對其侄子依法提起了公訴 D、周檢察官,文采斐然,思想豐富,在一起社會關注的重大刑事案件結束后,將該案的檢務情況寫成手記,發(fā)表于該市一份報紙的法制欄目中
A、公證員樓某在辦理周某委托的某一合同公證事務中,與周某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為了獲得更好的收入,遂在周某的幫助下周某一起開辦合伙企業(yè),上班時間繼續(xù)辦理公證事務,等到周末才到合伙企業(yè)打理事務 B、大棠市博正公證處首席公證員孟某為了擴大案源、獲得更多的公證費,遂請自己的大學同學大棠市工商局局長幫忙,由工商局發(fā)文要求本市企業(yè)若需要辦理公證業(yè)務須到博正公證處辦理,否則不予年檢 C、著名公證員宋某為童某辦理了一起公證業(yè)務,使得童某在一民事訴訟得以獲勝,為了表示對宋某的感謝,童某在得知宋某的兒子進不了重點中學讀書的情況后,立即通過自己的關系讓宋某的兒子進入重點中學就讀 D、公證員黃某認為公證員包某在辦理的某一公證業(yè)務時不公正,遂在接受報紙采訪時發(fā)表了這種想法
A、檢察官丁某,因故意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對此應給予開除處分 B、檢察官朱某,因參與邪教組織屢教不改,被勞動教養(yǎng)一年,對此應給予開除處分 C、檢察官吳某,因過失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期兩年執(zhí)行,對此應給予降級處分 D、檢察官羅某,因犯罪被免予刑事處罰,對此應給予記大過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