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商業(yè)綜合體地上二十六層,地下三層,建設用地面積為89500m2,總建筑面積為37730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為270800m2,地下建筑面積為106500m2。該建筑地上一層至三層設計為室內步行街,通過若干中庭互相連通。步行街建筑面積為43411m2,其中首層建筑面積為15922m2,步行街凈寬約11~15m。該建筑地下室主要使用性質為汽車庫、機電設備用房、物業(yè)服務用房;首層主要使用性質為百貨、主力店、室內步行街和臨街商鋪;二、三層主要使用性質為室內步行街、百貨、電玩、酒樓、歌舞廳;四至六層主要使用性質為百貨、酒樓、電影院;七至二十六層主要使用性質為五星級酒店。該建筑除室內步行街的防火分區(qū)劃分、安全疏散以及部分疏散樓梯間在首層需借助室內步行街進行疏散等問題以外,其他消防設計均滿足現(xiàn)行有關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的規(guī)定。請分析以上案例,回答下列問題:
(1)對該商業(yè)綜合體進行性能化設計評估工作的單位和人員應滿足哪些條件?
(2)對于此類商業(yè)綜合體建筑,在進行消防性能化設計和火災危險性評估時,火災場景的設定應考慮的內容有哪些?
(3)針對本案例室內步行街防火分區(qū)面積擴大、借用室內步行街進行疏散的消防問題,應當采取何種消防措施解決?
人員密集大空間建筑消防設計評估
大空間建筑通常是指民用和工業(yè)建筑內凈空高度大于8m,倉庫建筑物內凈空高度大于12m的建筑。近年來,隨著經濟和文化發(fā)展的需要,體育館、展覽館、禮堂、影劇院等人員密集的大空間建筑如雨后春筍,隨處可見。而人員密集的大空間建筑,材料使用更加復雜,同時由于人流量大以及人員的不確定性帶來人員疏散的不確定性,火災危險性和火災危害性更高,使得對此類建筑比普通的大空間建筑提出更高的防火要求。由于大空間建筑空間跨度大,功能針對性強,傳統(tǒng)的消防設計方法和設計規(guī)范已經很難滿足建筑本身的防火設計需要,同時消防新技術、防火新材料、建筑新構件的出現(xiàn)也為消防性能化設計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條件。針對人員密集大空間建筑的消防特點,其性能化設計主要應包括消防安全總目標設定、人員安全疏散、建筑物的防火能力和有效的防火滅火措施幾個方面。
1.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總目標一般有哪些?
2.簡述性能化設計中火災場景的確定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