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易傳》“天地之大德曰生” B.《通書·順化》“天以陽生萬物,以陰成萬物。生,仁也成,義也” C.《朱子語類》“仁是天地之生氣” D.《河南程氏遺書》:“人與天地一物也” E.《正蒙·乾稱篇》:“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A.中國美學在審美活動中重視人心靈的創(chuàng)造作用 B.中國老百姓在普通的、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都著意去營造一種美的氛圍,是中華美學精神的體現(xiàn) C.中國古代思想家認為,大自然是一個生命世界,人們觀賞大自然,體驗到人與萬物一體的境界,從而得到極大的精神愉悅 D.中國古代思想家認為,哲學和美學的目標就在于引導人們重視精神生活,要有一種高遠的精神追求 E.中國美學有諸多重要的命題,比如澄懷味象、氣韻生動、虛實結(jié)合、觀物取象等。
A.唐代畫家張璪的這八個字是中國繪畫美學的綱領(lǐng)性的命題 B.“造化”即生生不息的萬物一體的世界,亦即中國美學說的“自然” C.心源”是說“心”為照亮萬法之源。這個“心”,是非實體性的、生動活潑的“心” D.“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造化”與“心源”在主客二分基礎(chǔ)上的統(tǒng)一(認識論意義上的統(tǒ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