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市區(qū)電桿宜以街道及道路名稱順序編號;同一街道兩端都有桿路而中間尚無桿路銜接時·應視中間段距離長短和街道情況預留桿號 B.里弄、小街,小巷及用戶院內(nèi)桿路桿號,以分線桿分線方向編排副號 C.市郊及郊區(qū)的電桿宜以桿路起訖點地點名稱獨立編號 D.按桿子建設先后順序就可以
A.電桿的編號宜由北向南或由東向西 B.桿路宜以起訖點地點名稱獨立編號 C.同一段落有兩趟及兩趟以上的桿路時,可將各路分別編號 D.中途分支的線路宜單獨編號,編號從分線點開始
A.在雷暴日數(shù)大于20的空曠區(qū)域或郊區(qū),架空光(電)纜應做系統(tǒng)的防雷保護接地 B.每隔250m左右的電桿,角深大于1m的角桿、飛線跨越桿、桿長超過12m的電桿、山坡頂上的電桿應做避雷線,架空吊線應與地線連接 C.每隔2km左右,架設光(電)纜的金屬護層及架空吊線應做一處保護接地.2km范圍內(nèi)的電纜接頭盒處的金屬屏蔽層應做電氣連通 D.市郊或郊區(qū)裝有交接設備的電桿應做避雷線。 E.重復擊受雷擊地段的桿檔應架設架空地線,架空地線每個50-100m接地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