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出血不止 B.感染 C.中毒 D.過敏反應 E.神經(jīng)損傷
A.牙源性感染引起急性蜂窩織炎時,為控制病情,應盡早拔出患牙 B.急性冠周炎時阻生牙拔出創(chuàng)傷大,可導致炎癥擴散,應在炎癥控制后拔牙 C.急性牙齦感染患者應推遲拔牙 D.急性傳染性口炎患者應推遲拔牙 E.對于放療后的患者,拔出照射區(qū)的患牙時應慎重,必須拔牙時也應給予足量抗生素
A.16、11、26、31的唇(頰)面及36、46的舌面 B.16、11、26、31的舌(腭)面及36、46的唇(頰)面 C.16、11、26、31的唇(頰)舌面及36、46的頰舌面 D.16、11、24、31的唇(頰)面及36、44的舌面 E.16、21、26、41的舌(腭)面及36、46的唇(頰)面
A.腮腺B.下頜下腺C.舌下腺D.腭腺E.副腮腺
A.修復體要正確地恢復患牙的解剖形態(tài) B.修復體要能恢復患牙的功能 C.修復體盡可能厚些,隔絕細菌侵入 D.修復體邊緣線要位于自潔區(qū) E.以上都是
A.腭咽肌 B.腭舌肌 C.咽上縮肌 D.腭垂肌 E.腭帆提肌
A.常為該病的早期損害,表現(xiàn)為口角炎、唇炎和舌炎 B.早期舌尖、舌緣充血發(fā)紅,菌狀乳頭紅腫。其后全舌、口腔黏膜咽部發(fā)紅,有熱痛感,可發(fā)生表淺潰瘍 C.牙齦炎、牙齦出血是早期出現(xiàn)的突出表現(xiàn) D.口腔黏膜蒼白色,以唇、舌、齦明顯 E.口腔黏膜和咽喉出現(xiàn)壞死性潰瘍
A.高血壓患者,術(shù)前血壓170/90mmHg B.貧血患者,血紅蛋白為90g/L,血細胞比容為34% C.糖尿病患者,血糖濃度8mmol/L D.白細胞減少癥患者,白細胞總數(shù)小于2×109/L E.孕婦,懷孕第5個月
A.應盡量使用結(jié)扎止血 B.應盡量使用電凝止血 C.術(shù)中不必過多止血,可通過安置引流解決 D.對于毛細血管滲血應使用縫扎止血 E.對于毛細血管滲血可用鹽水紗布壓迫止血
A.釉質(zhì)牙骨質(zhì)界 B.牙槽骨支持骨的水平線 C.齦緣平面 D.以牙在功能時的旋轉(zhuǎn)中心為界 E.以上均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