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教育目的→培養(yǎng)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 B.教育目的→教學目標→培養(yǎng)目標→課程目標 C.培養(yǎng)目標→教育目的→課程目標→教學目標 D.教學目標→教育目的→課程目標→培養(yǎng)目標
A.它們的原子序數(shù)A>B>C B.它們的原子半徑C>B>A C.離子半徑A2->C->B2+ D.原子核外最外層上的電子數(shù)C>A>B
A.儲氫、釋氫過程均無能量變化 B.NaHCO3、HCOONa均含有離子鍵和共價鍵 C.儲氫過程中,NaHCO3被氧化 D.釋氫過程中,每消耗0.1molH2O放出2.24L的H2
A.H2CO3CO2↑+H2O B.2HgO2Hg+O2↑ C.2H2O22HO2+O2↑ D.Mg+CuOCu+MgO
A.氯化鋇、硫酸銅、氫氧化鈉、氯化鈉 B.硫酸鈉、氯化鋇、碳酸鉀、硝酸鉀 C.氯化鐵、氫氧化鈉、硫酸、硝酸鋇 D.氯化鈉、碳酸鈉、硝酸鋅、硫酸
A.鐵 B.鋼 C.鎂 D.鈉
A.根據(jù)氧化物的元素組成,將氧化物分為酸性氧化物和堿性氧化物 B.根據(jù)溶液導電能力的強弱,將電解質(zhì)分為強電解質(zhì)和弱電解質(zhì) C.根據(jù)是否具有丁達爾效應,將分散系分為溶液和膠體 D.根據(jù)化學反應中物質(zhì)焓值的變化,將化學反應分為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A.取代反應 B.加成反應 C.消去反應 D.聚合反應
A.苯乙烯 B.苯酚 C.苯甲醛 D.甲醛
A.在實驗室中,能用碳酸鈉溶液制備少量燒堿 B.實驗室制CO2氣體時.用飽和碳酸鈉溶液除去其中混有的HCl氣體 C.制取乙酸丁酯時,用于除去混有的丁醇和乙酸 D.做銀鏡反應實驗時,可用熱的碳酸鈉溶液洗滌掉反應前試管內(nèi)壁上的油污